ͼƬ 评论:做自媒体就是用自己的骨头来熬汤_bet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365-在线|投注|官网

用户名:

密码:

验证码:

2017年

评论:做自媒体就是用自己的骨头来熬汤

2013-10-20 04:34 点击次数 :

  张春蔚

  笔者亲自实验“自媒体”已四月有余,120多篇微信推送下来,最真实的感受是,做自媒体,就是用自己的骨头来熬汤。

  作为一个迟到者,6月中旬开始尝试时,已经是这波历时大半年的平台浪潮中一个“尾茬”了:既错过了早期同行互动加粉期,又错过了早期产品推广加粉期。当整体内容不丰富时,自媒体中选机会不说如入无人之地,半年下来一两万粉丝也是没太大问题的。

  但是两万也是很多自媒体人必过的窄门。据我所知,一些自媒体号都在达到这个数量级时开始上下盘旋;当然一旦过三万,就会直奔五万而去;而有了五万粉丝,就有了呼朋引伴、获得某些特定资源、形成盈利模式的可能。之后就是加速度提升,深圳新闻资讯 ,因为基数不一样了。

  所以自媒体第一关,要善于成为广告人,要懂得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自我推销和传播。为了“加粉”,得在新浪微博做个置顶广告吧?那点儿费用——从了。自己十二万微博粉丝哪怕转化百分之一,也是一千二呢。没想到的是,连过那五百认证粉丝门槛,都得靠到处卖力去忽悠同粉的大V,整整花了三天时间;之后过千人关,虽然面浅,但还是要厚着脸皮转发自己的文章……仍实在不好意思一日数次发广告,于是,粉丝数量增长缓慢。

  就这样,粉丝下来,却也颇有一些感悟:将微博用户向微信转化,既有习惯问题,又有技术问题,更有方法问题。比如,微信是半封闭平台,只有主人能在后台看到互动,粉丝间的互动是背对背的,正如“罗辑思维”主人罗振宇所言,“给啥吃啥,不许挑食,来这里的人都是为我好的人”;而微博则是C2C的互动,周围人还可以通过“围观”形成新互动。比如,微信中拉黑几个“异己”根本掀不起任何波澜,但在微博中既容易被发现还能引发出其他事由来。

  笔者作为“后进生”,自然要比别人更努力。为此特意做了些小测试,比如将粉丝分类:第一批不包括熟人的五百名粉丝,给与永久VIP身份,送点免费礼品卡什么的,结果是,目前这个组已经跑掉一百多人。后来进来的,每两千人分成一批,第二批、第三批、第四批……这样就可以知道粉丝们以怎样的速度弃你而去,当然也有人会反复进出以吸引关注的。

  再比如,微博转化率低,就找其他微信自媒体们帮助推销。我分别给三个自媒体朋友各一个关键词,相当于“接头暗号”。那个有两万粉的自媒体同人为我带来两千粉丝,那个有五千粉的帮忙转化了五百……如果对方花了力气帮忙重点推荐,粉丝的转化率能到10%。

  为了测试微友的互动性,我选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推送模式:每天一条60秒以内的语音,在语音中提示关键词,微友们通过回复关键词,收到一篇文章。理论上,要想催化品牌,还要像“罗辑思维”和“凯子曰”那样,用每周一条半小时左右的长视频来和微友做全方位互动。8月25日上线的“凯子曰”目前粉丝已过七万。毫无疑问,视频是发力最快的自媒体样式,多数自媒体人如果不擅长用“出镜”这种最快捷的推广方式,就会丧失先机。

  但做视频会遇到成本问题,高清视频的基本硬件设置:两台佳能相机大约六万,三组灯也得几千元。若采用设备租赁,一次录两期加人工,成本在八千到一万,一年下来最保守也在二十万上。

  再说说语音的好处。微信将订阅号打包带来一个弊端,就是“肉烂在锅里”。很多订阅号人们都不会去打开,如果打开,和阅读文图相比,听语音相对简单,而且时间可控(一分钟以内),多条未读语言还可自动连播。

  最重要一点,任何做大了的自媒体都会面对版权问题。如果你对会员收费,免费使用别人的内容就会带来纷争。语音和视频在某种程度上,都是自媒体人再消化后的产物,形成自己的新版权内容,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版权问题。

  所以,我更认同未来的自媒体是全媒体整合,没有所谓的新媒体——都只是全媒体的补充。国庆期间笔者偷懒,分三期转了一篇谈论女性和爱情关系的文章(图文),单篇阅读人次皆过万……显然,读者对传统的爱情命题,仍会用传统的思维阅读。

  语音也有弊端。一条由苏扬朗诵的苏东坡《记承天寺夜游》,提示回复“空冥”二字作为收到延伸阅读文章的关键词,结果粉丝回复:“空明”、“空灵”、“空鸣”、“空名”“孔明”……不一而足,为了不影响交互性,最终只能把这些重复几率高的回复都设置成关键词。

  还有一些微友总是语音回复关键词,这是把微信想象得过于智能了。此外,很多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的粉丝回复繁体字,这些都是微信系统目前还无法解决的。最后,我索性将关键词设置成内容推送当天日期的形式,比如10月5日就是“1005”。

  在后台的回复中,我所看到的不仅是传播技术层面的瑕疵,还有大量的误读,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信息阅读和传播有效性问题。

  曹保印的“caotv”停播了,浦寅的“老浦识字”和新华社的手机报合作、在写字认字的同时还要跟随新闻点评……约束接踵而来,但机会也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,很多传统的规范和盈利模式都在向自媒体打开。

  看起来在新媒体时代多了很多的工具,但是随着一些自媒体被要求停播,这个领域内的安全出版显得越来越重要。此外,当更多的纸媒从业者进入,他们所展示出的长项只在内容一面,同质化竞争凸显,阅读撞车率提高。他们所做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,而是多媒体化的文摘,显然读者并不会满足于此。

  编辑、记者、美编、排版、时光发布机、甚至语音和视频的编辑——当我们像一个八爪章鱼一样使出自己的全身解数时,却忘记了多数人做的是社区服务,而不是绝对的技术派,这使得这门手艺并不能像戏曲那样传承,自媒体就是独媒体,最终也会随着自媒体人的消亡而消失。

  自媒体是一个过渡性产物么,也许就是。

(责任编辑:raymond)
文章人气:
首页 | 新闻 | 财经 | 军事 | 百科 | 科技 | 数码 | 汽车 | 游戏 | 娱乐 | 体育 | 文化 | 教育 | 房产 | 旅游 | 健康 | 女性 | 明星 | 美女